
B區
域多利監獄倉房

看完檢閱廣場之後,穿過營房大樓的後方,就會來到中間那個區域,這邊主要是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的囚倉,這個位置是大家來大館很熱門的打卡拍照的區域,因為有監獄背景的故事性,加上是古老紅磚牆,還有四通八達大樓之間相連小橋這些都是香港很少見的畫面,所以令本地人這麼喜歡來這邊拍照是不無原因的,但你知道在你每張在這邊拍的網美照的背後其實都是…
香港著名鬧鬼之地

遠在100多年前的域多利監獄和裁判司署廣場,以往就是執行死刑的刑場,香港死刑只有一種方式─絞刑,俗稱問吊,而行刑過程是向外公開的,有說因為死囚的冤魂不散,所以在附近的地方經常傳來鬧鬼傳聞…
死囚的冤魂





打卡拍照勝地




看了這麼多鬼故事,但你也不用太擔心的,放心盡情在這邊拍吧,你不看我的文章介紹的話來到這邊你是一點也感受不到一絲恐怖鬧鬼的感覺的,因為人氣遠比鬼氣多(晚上除外)XD 我在這邊還看過有人拍婚紗照呢,是不是都覺得有什麼鬼都是已經100多年前的事了
紅磚綠窗
建於1841年、以花崗石及紅磚石建造的域多利監獄,分成了A~F六座囚倉以及獄長樓和紫荊樓



百年前是一個陰冤至極的地方,但百年後在這裡卻出現很多穿熱褲show長腿的青春小艾,世界真的是充滿無盡的可能呢
ABCDEF倉

A倉作工作室(只有舉行活動時才開放) B倉作歷史故事空間(域多利鐵窗生涯) D倉作歷史故事空間(監獄膳食),樓上為辦公室 E倉作休憩區和酒吧,樓上為演員的更衣和化妝室,以橋連接賽馬會立方 F倉作歷史故事空間(入冊)和展覽廳,如果你不看著地圖走的話,其實很容易就會錯過了一兩個倉的呢
排隊參觀

這邊的監倉是開放給大眾參觀的,但因為裏面太狹窄空間又少,所以需要控制參觀的人流,當你還到人多的時候甚至需要排隊半小時甚至以上才可以入內參觀監倉內部
先來這邊看



阿金的建議是來大館可以第一站先來這邊先看,這個監倉位置如果不用排的話是值得一看的,因為畢竟監倉是大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歷史意義,但要花時間去排隊看的話就沒這個必要了,只要調一下時間避開人少的時間才去參觀就好了,那這樣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看遇到更多的東西了,不然你真的要花半天才能逛得完整個大館了
監倉內部




鐵窗身涯,2018年開館的時候人超多,那時候去看就當作參觀的心情,但2020年才去看的話,那種感覺就完全是加一種體會了…




這裡有幾個不同的倉,有些是個人倉,有些是大倉,我參觀的時候的感覺是這裡的監倉都很少,應該不能夠收容這麼多囚犯,也會覺得是因為一百年前香港人口不多,但原來這個域多利亞監倉可以囚禁了成千上萬的人,之後就是因為囚犯太多需要在赤柱開擴建新監獄呢

監倉裡除了一些空”房”之外,還有一些是用影象投影技術去重演那時候刑警”執行酷刑”時的畫面,同樣是百般感受
中央裁判司署

在監獄監倉的旁邊是 中央裁判司署,這個畫面是很少人會看到過的,因為這個角度是從大館左側外圍看到的畫面,也許你晚上在蘭桂坊蒲吧時微醉的時候會看到這座中環的經典建築




建於1912年,日佔時期於曾用作戰爭罪行法庭。活化後其中的一間審判室及地下羈押室,將用作詮釋空間,其餘用作綜合式消閒及生活文化設施




這邊的人流相對較少,他的外觀比他的內涵好,門外拍照的話確實不錯,我也覺得很漂亮,典型的英式建築,但裡面活化之後的面貎就沒有太出眾,羈押室跟囚室其實不會差太遠,法庭改裝後用來放影片,吸引到很多親子家庭來這邊… 吹冷氣XD 唯一亮點是那個歷史介紹,但相信看的人也不會太多
監獄長樓



監獄長樓就什麼好看,但四通八達的小天橋是這區的標誌,這些以前是獄卒押送囚犯的樓梯,現在變成了攝影師和模特兒之間的文流之地



網上可以看到很多在這邊拍的很有竟境的影象就是在這邊拍的,阿金就不在這裡裝攝影師了:) 個人是覺得這區錯綜複雜交錯很多的建築設計,靜心欣賞其實蠻特別的
大館C區 監獄操場

看完B區的監倉之後就會來到大館最後的這個區域了…